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回 淮南惊变储君降世 汉祚零替山阳有后 (第1/6页)
第一回 淮南惊变储君降世 汉祚零替山阳有后
正元二年(公元255年)初春,料峭的寒意尚未从洛阳宫苑的角角落落完全褪去,中原大地却已是暗流汹涌,杀气潜行。如同这乍暖还寒的天气一般,曹魏的国祚,亦在一种难以言说的诡谲氛围中,度过了一个阴郁的正月。 寿春的反旗,终究还是竖起来了。① 消息传来,洛阳为之震动。征东大将军毌丘俭、扬州刺史文钦这两位重臣,竟联名上表,痛陈大将军司马师②罪状,并以皇太后③令为名,号召天下兵马勤王。檄文措辞激烈,直指司马师名为伊尹、霍光④,实为莽、卓⑤,欲行那“温明故事”⑥。 一时间,朝野上下,人心惶惶。 大魏皇帝曹髦端坐在太极殿东堂⑦,年方十四⑧,面容尚带稚气,眼神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忧虑与沉静。他穿着玄色的朝服⑨,衣袖宽大,更显得身形单薄。殿中侍立的几位近臣,如尚书傅嘏⑩、中书侍郎钟会?等人,亦是神色凝重,大气不敢出。 “大将军他,如今是何情形?”曹髦的声音清朗,带着少年特有的音质,却竭力模仿着成年帝王的沉稳。 傅嘏趋前一步,躬身奏道:“启禀陛下,大将军?抱恙?,然他以国事为重,已抱病亲征。大军昨日已出洛阳,星夜兼程,往讨淮南。随行者,有镇东将军诸葛诞?、征虏将军胡遵?等宿将,亦有太尉王肃?、太傅郑冲?等重臣留守洛阳辅佐陛下。请陛下宽心。” 曹髦默然颔首,目光扫过阶下诸臣。他知道,这殿中之人,有多少是真心向着他这个曹氏天子,又有多少,是司马氏的心腹耳目。傅嘏老成持重,似是可信,钟会年岁虽轻,却才智过人,极得司马师兄弟器重,其心叵测。 “淮南二将,世受国恩,其父祖?皆为朝廷股肱,何以一旦悖逆若此?”曹髦轻轻叹了口气,似是自语,又似询问。 无人应答。这其中的关节,谁不明白?名为讨逆,实则是司马氏与曹氏之间的一场生死博弈。毌丘俭、文钦固然有不臣之心,但若非司马氏权倾朝野,威逼天子,又何至于激起这般大的变乱?只是这话,谁敢说出口? “陛下,”钟会微微一笑,上前一步,声音带着一种特有的从容,“毌丘俭、文钦二人,名为忠义,实则包藏祸心。陛下春秋?正盛,正该垂拱而治?,信赖忠良。大将军此行,必能扫平叛逆,廓清寰宇,陛下勿以宵小之辈扰乱圣心。”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既安抚了曹髦,又颂扬了司马师。 曹髦心中冷笑,面上却不动声色,只道:“如此,便有劳诸卿了。” 他将目光投向窗外,铅灰色的天空下,宫阙连绵,巍峨壮丽,但这壮丽之中,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。他想起了几个月前,自己刚刚被从高贵乡公?的爵位上迎入洛阳,继承大统。那时的激动与惶恐,仿佛就在昨日。可如今,他这个皇帝,更像是一个精致的傀儡,一举一动,皆在司马氏的掌控之中。 “只盼着……”他心中默默祈祷,“能有一个真正属于朕的一个、可以继承曹氏基业的儿子……” 就在此时,内侍匆匆来报:“启禀陛下,皇后宫中传来喜讯!” 曹髦精神一振,几乎是立刻站起身来:“哦?快说!” 内侍跪禀道:“恭喜陛下,皇后娘娘?于今晨诞下一位‘皇子’!母‘子’平安!” 曹髦眼中瞬间迸发出光彩,连日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空。他快步走向后宫,傅嘏、钟会等人连忙跟上。 后宫之中,卞皇后?正虚弱地倚在榻上,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的疲惫与喜悦。旁边稳婆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襁褓,里面裹着一个新生的婴儿。 “陛下……”卞皇后声音微弱。 曹髦几步抢到榻前,紧张地看着那襁褓:“梓童?,你辛苦了!快让朕看看‘皇儿’!” 稳婆将那“襁褓之物”递了过来。曹髦小心翼翼地接过,低头看去。婴儿闭着眼睛,小脸皱巴巴的,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勃勃生机。他的心瞬间被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激动填满了。 “好!这是我曹家的‘麒麟儿’!是上天赐予我大魏的祥瑞!”他抬起头,意气风发地对众人道:“国家正是用人之际,她当有匡扶社稷之志。‘襄’者,成也,辅也?,她便唤作曹襄吧!” 众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