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《宋宣祖的皇子们》 (第1/1页)
《宋宣祖的皇子们》
最近又写了一篇《宋宣祖的皇子们》,也发在这里: --------------------- 宋宣祖是个很温柔的皇帝。 他治国有道,仁慈宽厚,最爱的不是江山,不是社稷,是——深受皇帝敬重的杜皇后,和最受父皇宠爱的那三个宝贝皇子。 这三个皇子,依次是二皇子赵匡胤、三皇子赵匡义、四皇子赵匡美。 但若你以为他们是顶盔贯甲、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 他们才不是那种会在黄沙百战中“壮志未酬”的人物。 他们生长在宫墙深处、金殿玉阶之间,一睁眼就是金线绣鸳鸯的锦被,一抬手就是内侍奉上的糖桂花汤团。 而他们最擅长的事,就是——撒娇、斗嘴、抢点心。 赵匡胤是哥哥,今年五岁,胖乎乎的,脸蛋像个团子,头上戴着一顶貂绒帽子,毛茸茸的。今日一早,他被宫女用温热的帕子拭过脸,又扑了一点细细的杏仁香粉,穿上用苏绣绣着飞龙的小袍子,正满院子跑。 “三弟,快来追我呀!谁先跑到那棵槐树下,谁就是殿前大点检!”赵匡胤回头喊道,小脸红扑扑的,眼睛亮晶晶。 赵匡义三岁半,跑得慢,头上歪歪戴着个小翡翠发冠,正气鼓鼓地提着袍角追:“给我站住——把我的桂花糕还来!” 他们身后,穿着暗紫色小团花袍的赵匡美正坐在一只镂金小木车上,被两个内侍推着缓缓前行。他是最小的,只有两岁,还不太会走路,说话也奶声奶气,只会说几个词:“糕糕!”、“啾啾!”、“不给你!” 他捧着一块巨大的蜜枣糕,一边吃一边摇头,一边还摇着拨浪鼓,“哒哒,哒哒”,仿佛在宣布——糕糕归我,谁来都没用。 ============== 今日是个好天气,金明池的荷叶都绿了,杜娘娘心情极好,便提议带三位小皇子出宫门“郊游”。 “可不能叫他们见风就打喷嚏。”皇后娘娘嘱咐道,“给我带最厚的披风,最软的坐垫,最香的驱蚊香囊,还有……糕点不能少。” 于是,一行人如同出征一般,前头是宫女托着描金团扇与香球,后有内侍捧着点心食盒,中间是三只小团子: 赵匡胤坐在镶了金边的小轿里,还没出文德门就歪着头睡着了,手里还握着一柄小小的檀香木剑,梦里大概又在当“殿前大点检”。 赵匡义坚持要自己走路,说是“男子汉”,可走不到两盏茶的功夫,就扒着侍卫的腿嚷嚷:“我不走了!背我!” 赵匡美已经睡歪在小车里,嘴角黏着糖糕粉,手上还抓着半块桂花糕。 路人看见这阵仗,只道:“这不是三位皇子殿下吗?怎么一个比一个娇气?” 可宋宣祖却说:“娇气一点好,爱笑一点好。朕宁愿他们一生都像这荷叶上的露珠,单纯可爱、干干净净。” 他们到了金明池,宫女们铺下云锦席子,皇子们坐在上头吃点心。 赵匡义最爱吃糖藕,一边啃一边舔手指;赵匡胤把蜜糕藏在袖子里,嘴上说“我是长兄要照顾弟弟”,结果全是自己吃的;赵匡美不说话,只抱着一只冰镇的小西瓜,死都不撒手。 三只皇子吃饱喝足,开始滚来滚去。 赵匡胤突然仰面朝天说:“我以后要当皇帝!” 赵匡义立刻抗议:“不行!我要当皇帝!” 赵匡美不知道“皇帝”是什么,奶声奶气:“我也要——啾啾!” 于是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吵起来了。 杜皇后听见,忍不住笑:“好好好,你们三个都当皇帝,就叫三皇共治,好不好?” 三个小团子一起欢呼:“好!!!” 于是当天夜里,御书房特地颁下一道“圣旨”,由皇帝亲笔: “大宋三位皇子,今皆英姿可爱,才智无双,特封为——‘蜜糕大王’、‘糖藕二王’、‘西瓜三王’。钦此!” 圣旨由小太监唱读,他们仨听得咯咯笑。赵匡美还挥了挥小手:“朕睡啦!” 这一夜,月色温柔,连夜风都绕着寝殿走,生怕吵醒了三个梦里还在抢糕吃的小皇子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